燒牛肉最低脂部位竟然不是封門柳?牛肉脂肪分佈大不同!「營養生」營養師Queenie Lam指出,燒牛肉脂肪含量可分為高脂、中脂和低脂3種。她把牛肉劃分成14個部位,4個較低脂,但最低脂並非封門柳;亦有4個部位較高脂,最高脂是牛五花。
牛肉脂肪 肉類高脂/中脂/低脂定義
營養師Queenie Lam在「營養生」facebook專頁發文指,燒牛肉為港人最愛的食物之一,進食時的油脂含量及分佈對口感很重要,但仍需要留意各部位牛肉的實際脂肪含量,以免攝取過量的飽和脂肪。
以每100克肉類計算,肉類脂肪含量可分為高脂、中脂和低脂3類:
高脂肉類: 脂肪含量20克以上
中脂肉類: 脂肪含量12至20克
低脂肉類: 脂肪含量12克以下
14個燒牛肉部位脂肪含量
不少人以為封門柳最低脂,但原來有1個部位更低脂。Queenie 把牛肉劃分為14個部位,以每100克燒牛肉計算,比較各部位的脂肪含量。燒牛肉14個部位包括:牛頸脊、牛肩胛肉、牛腰肉、牛肋肉、牛臀肉、牛後腿內側、牛舌、牛小排、牛胸腩、牛板腱、牛五花、封門柳、牛胸腹、牛後腿外側。燒牛肉當中,有4個部位屬於高脂、6個屬於中脂,4個部位屬於低脂: